【仁北好方法】“五环式答题法”,地理综合题轻松拿高分!

仁北好方法

 
 
 
 
 
 

地理考试中,综合题占比高达55分,却让无数同学“一看就会,一答就废”。背了知识点却总答不到点上?别慌!仁北高级中学地理老师陈祖彪今天分享的“五环式答题法”,专治答题逻辑混乱、语言跑偏,帮你精准踩分,轻松拿下55分综合题!”

 

陈祖彪

高级教师

骨干教师

仁北高级中学地理教师

 

 

第一环

审题干,先抓“设问类型”

题目是让你“描述”“分析”还是“评价”?不同设问对应不同答题模板!

举例:

“描述”题:像拍照一样,先全景再细节

(例:地形特征→先总述“以山地为主”,再分说海拔、坡度)。

“评价”题:必须要有正反两面

(例:工业区位评价→有利:资源丰富;不利:交通不便)。

划重点:用错模板,直接丢一半分!

 
 
 

▲不同设问对应的不同答题模板

 

第二环

锁定“关键词”,别被题目带偏

题目中的“主导词”和“限定词”是踩分核心!

举例:

“简述该流域发展养蜂产业的优势区位”

主导词:养蜂产业(对应技术、市场、环境);

限定词:优势区位(只答有利条件,别写不利!)。小心陷阱:漏掉“限定词”可能答成“影响类”,直接跑题!

 
 
 
 

第三环

关联材料,挖掘隐藏线索

图文材料是解题的“金矿”!

技巧:

1.圈出材料中与“主导词”相关的内容(如气候数据、产业分布图);

2.用箭头标注因果关系(例:降水充足→蜜源植物丰富→适合养蜂)。

提醒:材料里的每个数字、地名,都是出题人给的暗示!

 
 
 
 

第四环

答题语言,三段式秒杀

公式:自然要素→社会经济要素→其他要素,按优先级排列!

示范(评价某地农业):

1.自然:光照充足,昼夜温差大;

2.经济:市场需求量大,政策扶持;

3.补充:技术落后、交通成本高(若题目要求“评价”)。加分细节:用课本术语(如“垂直地带性”“产业集聚”),拒绝大白话!

 
 
 
 

第五环

检查逻辑,避开三大坑

坑1:自相矛盾(例:前面说“水源短缺”,后面写“大力发展灌溉农业”);

坑2:重复啰嗦(同一意思换句话反复说);

坑3:漏掉限定词(如题目要求“对当地生态的影响”,你却答了经济影响)。终极口诀:有因有果、点到为止、踩分精准!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地理综合题不是玄学,而是套路!赶紧收藏这套“五环式答题法,下次考试前翻出来对照练习,轻轻松松拿高分!

 

图片 | 陈祖彪 陈喆
文字 | 陈祖彪
责编 | 陈喆
转载请注明来源:仁北高级中学微信公众号
 

 

 
 

 

 

发布时间:2025-02-04 20:00